【校园资讯】护理与健康学院联合奎屯市教育局启动中小学生急救护理能力提升公益培训项目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14

5月12日,为切实强化校园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师生应急救护专业素养。护理与健康学院联合奎屯市教育局再次启动 “中小学生急救护理能力提升公益培训项目”。该项目聚焦校园安全需求,以专业化、系统化培训为抓手,着力构建校园应急救护人才梯队。

此次公益培训项目的首期培训班主要面向奎屯市中小学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开放。项目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培养 2000 余名具备基础急救技能的 “校园急救员”,让急救知识在校园内广泛传播。据了解,培训课程由护理与健康学院专业教师团队精心研发,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急救理论、技能实操及场景模拟三大核心模块。

在急救理论方面,学员们将系统学习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急救技能的原理和适用场景。这些看似复杂的急救知识,在专业教师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学员们不仅能记住急救步骤,更能理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科学依据。

图为 公益培训现场

技能实操环节则是本次培训的重点。高玉平、陈贝贝老师带领20位优秀学生代表,前往奎屯市第四中学开展急救知识实践培训。培训现场,护理与健康学院的专业教师们和模范代表学生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导学员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与吹气,以及如何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应对异物梗阻等紧急情况。学员们积极参与,在人体模型上反复练习,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技能,教师们还针对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纠正,确保学员真正学会实用的急救本领。

场景模拟模块更是将培训推向了高潮。模拟场景涵盖了校园内常见的意外伤害,如运动损伤、食物中毒等。学员们在逼真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进行应急处置。从判断伤情到实施急救措施,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学员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通过这样的模拟演练,学员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急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课程还突出 “学用结合” 的理念,专门设置了家庭急救包配置、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等实用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员在校园内应对突发状况,更能将急救知识延伸到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在家庭急救包配置课程中,学员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常见疾病,合理配置急救药品和器材。而在突发事件心理干预课程中,学员们则掌握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稳定伤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的技巧。

图为 公益培训现场

在奎屯四中的培训现场,参与培训的师生们热情高涨。一位老师表示:“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学生的安全责任,掌握急救技能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一位学生也兴奋地说:“学习急救知识让我感觉自己多了一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也能出一份力了。”

此次公益培训项目是提升校园安全水平的重要一步,通过培养一批具备急救技能的 “校园急救员”,将在校园内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未来,护理与健康学院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推动更多中小学学校参与其中,让急救知识在奎屯市的校园内落地生根,为师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 “中小学生急救护理能力提升公益培训项目” 的深入开展,相信奎屯市的校园将变得更加安全,师生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也将更加从容、自信。

图为 公益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