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聚智绘就思政新画卷 深耕细作马院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7-09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10

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奔涌向前之际,为进一步探索智慧马院建设新路径,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7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沙龙活动,奏响了深耕思政教育、创新育人模式的奋进乐章。此次活动汇聚学院教师与行业专家,在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共探思政教育新未来。

图为 活动现场

活动开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春艳指出,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智慧马院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创新育人模式的必然选择。这不仅关系到学院自身的发展,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为整场活动明确了核心方向与基调。

图为 相关负责人讲话

随后,超星思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谢鹏程同志围绕“高职院校红色产业学院的模式探索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讲解。谢鹏程副院长首先阐述了红色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他强调,红色产业学院是将红色文化资源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能够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频共振。

图为 超星思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谢鹏程讲解现场

在具体模式探索方面,谢鹏程副院长结合国内多所高职院校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政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等创新模式。他以疆内兄弟高职院校红色旅游产业学院为例,分享了该学院如何与当地红色景区、文旅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红色研学课程、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专业技能。此外,谢鹏程副院长还就红色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建议,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育人模式创新提供了全面且可操作的新思路。

在交流研讨环节,学院教师热情高涨,围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智慧马院建设经验及路径研究”“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等核心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教师分享了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如何联合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的教师从智慧马院建设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实现思政教学的精准化、个性化;还有的教师提出,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要立足新疆地域特色,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思政课程品牌。现场思想火花不断,教师们通过交流分享,凝聚起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思政教育改革的强大共识,为学院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且富有建设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