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机电工程学院开展暑假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活动第三期——心理健康教育篇

发布时间:2025-07-31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10

近日,机电工程学院召开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三期,本次活动聚焦“大学生心理异常识别与科学应对”主题,由辅导员苏美娜担任主讲人。全体辅导员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精准识别学生心理问题、有效开展帮扶工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图为 线上学习

活动伊始,苏美娜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重点分析了大三学生这一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现状。她指出,大三学生正处于生涯规划抉择、学业压力叠加、人际关系变动的关键期,自尊感处于大学生涯最低值,抑郁比率相对较高,且心理异常多由生理疾病、生涯困惑、家庭环境及人际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

在“心理异常识别方法”环节,苏美娜强调,心理异常具有隐蔽性和波动性,需通过多维度观察与科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判断。她提出“三维识别法”:一是借助科学知识与经验,通过“望、听、问”关注学生精神面貌、情绪表达及行为变化,尤其警惕“情绪显著不稳定”“退缩或攻击行为”等信号;二是联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及学生朋辈,全面收集信息,了解学生在家庭、学业、人际中的真实状态;三是合理运用SDS抑郁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工具,结合测评结果进行二次评估,避免误判。

图为 线上学习现场

针对如何科学应对,苏美娜结合典型案例展开详解。她表示,辅导员需明确三重角色定位:作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者,要通过班会、心理文化活动等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作为心灵帮扶者,要提升自身心理技能,运用专业方法疏导学生情绪,将解决心理问题与实际困境(如生涯规划、学业困难)相结合;作为危机干预协同者,要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培养班级心理信息员,联动学校心理中心与家庭,形成“发现—上报—干预”的闭环机制。

辅导员们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展开热烈讨论,苏美娜逐一解答疑问,分享了家校沟通技巧与危机处理经验。活动最后,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努尔卡木里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生心理健康是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一线守护者,责任重大。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培训活动,助力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辅导员提供了可操作、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学院辅导员队伍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异常的专业能力。参会辅导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更精准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实现人格健全与全面发展。